近年來,電商市場百家爭鳴,為了與他牌競爭,許多公司投入所費不貲廣告成本,只為提高導流及網站觸及。然而,盲目吸引流量使得「轉換率」無法有效提升,消費者只逛不買情形不減反增。
曾任職於知名運動電商的 Rosetta.ai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子豪表示,過去的工作經驗讓他發現,回訪的消費者才是平台最重要穩定客源,但大部份電商打造的介面不夠人性化,讓消費者下單付款意願越來越低,讓廠商無論投入多少行銷成本,也僅是不斷獲得一次性消費者。
離開前一份工作後,黃子豪開始獨立接案,協助企業客製化「商品分析推薦系統」。接案過程中,他發現多數業者對此服務具有龐大需求,他因此創立 Rosetta.ai,協助電商在首頁、商品頁、購物車等不同情景,打造對應各項 KPI 指標的 SaaS 模組,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與購物情境的 API,有效地提升消費者體驗及提袋率,並進一步獲得忠實回購的穩定客源。
打造14種基本情境模組 契合電商多元 KPI 指標
黃子豪提到,過去電商想打造推薦系統,需耗費龐大資金聘用工程師,還得經過程長時間反覆溝通、改善才得以運作,對許多電商業者來說是難以負擔的成本。雖然市面上也有提供類似服務的廠商,但他表示,這些服務大多無法切合網站使用情境,轉換率提升效率仍顯不彰。
為解決以上痛點,Rosetta.ai 除了有 30 多個統一 API 的即用性免費模組外,還打造 14 種基本情境組合,根據消費者的購物流程,設計對應不同頁面、不同階段 KPI 的推薦系統,用戶可根據自身網站的需求選擇推薦情境,系統也提供即時反饋、自動化引擎等服務。
例如:網站首頁透過符合需求的 API 建構,增加顧客停留率,並加強品牌印象;在單一商品頁,系統會針對針對消費者過去購物行為,推薦可能感興趣品項,如購買過化妝品的使用者就會收到所需的用品、刷具等。
透過以上功能模組,用戶無須投資巨額自組技術團隊、建立AI架構,便能依據所在產業別、顧客輪廓打造符合需求的中控室。提供既有數據資料,如會員名單、商品清單等,Rosetta.ai 就能協助以 AI 技術交叉分析商品照片、文字敘述、會員資訊及顧客偏好,進而達到個性化推播。「更重要的是,」黃子豪補充說道:「每當有新的資料,如顧客的購物記錄、Cookies,自動化引擎可以立即採用新參數調整演算結果。」
分析消費者輪廓 協助提升銷售與回購
「我們主要幫助電商了解消費者在不同階段的點擊原因,為什麼購買或是不購買,再進一步透過這些資料,調整上架商品及庫存。」Rosetta.ai 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李宜庭表示,與他們合作的客戶,使用第二個月後在各項數據皆有明顯成長,平均而言點擊率提升15%、購物車提袋率提升 25 %,同時訂單價值也提升了 20 %。
現階段,Rosetta.ai 共有 48 家品牌客戶,主要分布於台灣、少部分來自美國,收費方面依照選用功能差異而有不同收費標準,包括 Essential、Plus 及 Business 三種付費方案選擇,價格分布在 99 美元到 2000 左右不等。
團隊主要鎖定品牌電商及各大開店平台用戶,類別則聚焦設計品、美妝、中小型服飾等。主因在於這些產品消費週期較短,需快速有效地調整方案提升銷售額,Rosetta.ai 的服務正好切合需求,透過大數據搜集、分析瞭解市場需求及消費者偏好變化,使電商能更精準的預測下一季推出產品,以減少庫存囤積、提升消費者回購率。
參加加速器主動接觸潛在客戶、挺進國際市場
搶攻國內電商市場之餘,為拓展海外市場,Rosetta.ai 也積極參與國內外加速器媒合。除了曾獲選進駐 Founder Institute、AppWorks 及 Orange Fab,近期,也成功入選亞洲第一個 AI 加速器— Zeroth.AI 於日本舉辦的選拔,前往東京尋求更多合作可能。黃子豪表示,創業加速器除了能帶給團隊更多策略方向、財務支援外,也可以藉此拓展人脈網絡。
接下來,他們將會繼續改善現有產品,同時開發新的產品線,計畫推出更多不同商品類別的推薦系統,如線上課程、影音內容等。另一方面,也會嘗試與硬體廠商合作,發展智慧零售應用。「從線上到線下,Rosetta.ai 期望為用戶打造一條龍式的購物旅程。」黃子豪說。
創業快問快答
Q:創業至今,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?
1. 專注於電商商品推薦,不亂槍打鳥
2. 招募成員步調放慢,相信夥伴、充分授權
3. 時常與用戶保持聯繫,即時聽取建議和回饋
Q:創業,教會了你哪些事?
態度、思考、快速學習。
創業最需要的並不是錢,是心。有正向的心態,才能安然地度過多次的碰撞,像是經歷與夥伴摩擦、找不到產品受眾、錯誤決策等低潮期,會一再而再的磨掉你的自信心、希望,然而,一昧的壓抑負面情緒絕對無法往前,我們必須學習坦然面對失敗,從大量的訊息中思考哪些是對的,哪些是錯的,哪些是有用的,然後總結出策略,迅速執行與優化,當遇到能力不足時,還必須快速學習相關的知識,或許會跌倒很多次,但最終都會是個人與公司成長的。
報導引用:meet.bnext.com.tw